近日,有东莞家长称学校要求学生填写一份心理健康表,内容居然包括学生父母的职业、家庭年收入等信息。涉事学校称,是在执行东莞市教育局文件要求。当地教管中心负责人则解释,教育部门是为了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健康。
这让人想起一桩旧闻。2023年11月,廊坊一中学被曝要求学生在心理健康档案表上填写父母职业、家庭年收入等。
学校、教育行政部门为啥如此好奇家长的职业和收入?
明面上的说法是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。所谓“家庭收入水平可能会影响孩子心理”,填写收入情况方便老师给孩子更多关注云云。
但这样的说法不仅缺乏心理学和统计学的实证支持,也不符合一般人的认知。去年,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《开学一个月后,儿童挤满精神科》登上热搜,报道里提到的孩子之所以去精神科,有的是因为父母经常吵架,家庭关系紧张;有的是因为学习压力大,大人要求高;有的是因为在学校遭遇老师训斥、体罚,产生厌学心理……这些成因,跟家境如何、父母从事何种职业没有必然关系,而是跟家庭、学校的教育方式相关,教育部门不可能不清楚。
资料图,图文无关
社会是多元的,人性是复杂的,穷人家的孩子、富人家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发展向度,不可一概而论,更不可专门按家境给学生“画像”“归档”。事实上,2022年4月,教育部就曾印发通知,明确要求“严禁采集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”。学校有令不行,意欲何为?
教育部门说是为掌握学生心理健康,家长却更担心自家孩子会随着“心理健康表”填写,而被区别对待,甚至产生心理问题。还记得2021年,天津市一中学老师就在课堂上公然说“人家妈妈1年比你妈50年挣的都多!”尽管这名老师随后就被撤销教师资格,但造成的影响难以逆转。
除了个别老师“嫌贫爱富”外,有的学校也习惯“趋炎附势”,热衷于盘活所谓的家长资源,把有权的、有钱的家长视为学校的社会资本,因材利用,各司其职。
而家长也因为有孩子这个“人质”在人家手中,不可能翻起什么浪花来。有家长甚至会格外亢奋地用公权力为学校办事、为班级办事、为老师办事,权力大的理直气壮,权力小的只好东找西找,不无悲壮。
如此赤裸裸的交易,如此扭曲的家校互动,孩子当然会知晓,也必然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和认知撞击,说不定会对教育深深地失望,或认为拜高踩低是正常现象。而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还在那里侈谈什么心理健康,这也太荒诞了。
公开采集家长信息,也等于是对千千万万境况一般的“平庸”父母的提醒和羞辱。
本来,每个人都承载着一定的社会角色,这些角色也对应着可物化的价值,这没什么可以避讳的。职业和收入,是一种身份标签,也是一种社会资本。
一个职业更光鲜、收入更体面的家长,容易得到更多认可,乃至引发其他人的追慕。现在备受质疑的“霸总剧”,就部分折射这样一种晦暗的社会心理。
正因为如此,学校才要有意识地淡化家长的职业和收入,以免让家境富裕的孩子觉得自己高人一等,家境一般的孩子觉得自己天然就矮人一头。
资料图,图文无关
很多人都特别尊重张桂梅校长,当记者提到大山里的贫困女孩时,张桂梅马上制止,说“贫困也是女孩的一种隐私”。
教育的核心理念,就是有教无类,就是平等育人,就是公平地给予每一个学生以实现自我的机会。也让学生相信,尽管家长们的职业和收入千差万别,但到了学校这个大熔炉,他们能获得起码的机会平等,可以通过教育提升自己,从而实现向上流动。如果认为教育本质上是在提供一个公平的个体跃升机会,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应淡化社会上已经固化的阶级、阶层偏见,尽量不要让权和势浸染校园和教学,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窥探家庭的隐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