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国近代的历史中,涌现出了许多先进的文化分子,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笔杆做武器,所以当时黑暗的社会现状,发起了强烈的抨击。一代文豪鲁迅先生更是这其中的代表,他也一直都是中国人心目中备受尊敬的革命先驱者。他是当时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,最勇敢的战士,他也真正的做到了自己所说的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”。
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,网上关于鲁迅的非议声音也越来越大,甚至许多网友都呼吁,要将鲁迅踢出中国的教材。这样一位伟大的先驱者,为什么会被后世之人如此对待?在近些年的课本之中,我们也已经很少见到鲁迅的痕迹了,而网络中更是产生了“去鲁派”,今天就让我们去了解这其中的真相。
一、以笔为武器,唤醒沉睡的雄狮
时光还要追溯到民国时期,那时的大清政府刚刚覆灭,国内局势动荡,人们的生活依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,社会现状无比的黑暗。这时候一批有理想,有志向的新青年站起来了,他们满怀热血,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将中国打造成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国度。
可是对于当时饱受战乱纷争之苦的百姓而言,长期的战乱生活已经让他们有些麻木,人们对于时局的动荡并不关心,他们注重的只是自己眼前的生活。在这种情况下,鲁迅先生拿起了笔杆子,创作出了一篇又一篇伟大的著作,用犀利的言辞来刺激已经麻木不仁的国人。
在鲁迅的倡导下,中国人渐渐的认识到了当前社会的黑暗,也开始萌生了斗志。陈独秀等人也相继发起了新文化运动,全面开始推行白话文,废弃以前的文言文,而鲁迅也成了其中的代表。他发表了第一篇个人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——《狂人日记》。他在其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深刻,也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因此警醒。
二、“去鲁派”的起源
鲁迅的一生中,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经典的作品。一代文豪却因为身体原因,在上海不幸病逝,当时全社会都发起了哀悼,对于这位革命先驱者的离世而悲痛。在新中国成立之后,人们对于鲁迅的作品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,了解的也越来越全面,鲁迅的伟大形象更是深入人心,成为了无数中国人尊敬的大文豪。
可是当时代发展到了现在,随着网络的普及,各种不和谐的声音纷纷出现在了网络之上。生活在和平岁月的年轻一代,对于以前的悲惨历史并不能感同身受,不知从几何起?网上甚至出现了对于曾经那些革命英雄的讨伐声,而鲁迅就首当其冲。
在许多70后,80后的记忆里,鲁迅的文章是每个人上学必读的作品。虽然由于文化环境的差异,鲁迅的许多遣词造句在我们看来,有些晦涩难懂,但是他的作品所传递出来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
鲁迅的作品对于那个黑暗的时代来说,有着很强的穿透力,但是对于如今的学生们来讲,他们完全无法体会到鲁迅作品中所描写的残酷现实。鲁迅对于人性的剖析与揭露,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,让他们容易走进极端。在这种情况之下,就产生了“去鲁派”。
三、鲁迅在当今文坛的地位
无论网上如何纷争,在当今的文坛之中,大部分作家对于鲁迅还是非常尊敬的。像我国的诺奖获得者莫言,就表示鲁迅的文章给了他很大的启发,鲁迅的成就是当代文人所不能及的。虽然他小时候也跟大家一样,不想去学鲁迅的文章,感觉看不懂,但是长大之后走入社会,才发现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。
同莫言一样,我国的许多作家都对鲁迅的文章表示欣赏与支持,他们觉得虽然现在的中小学生可能有些读不懂鲁迅的文章,但是随着他们一步步的成长,最终就能体会到鲁迅作品的意义,所以让中小学生学习鲁迅作品,是必不可少的。
- 来自 江苏省
- 精华 0
- 注册 2022-12-13